魏豹者、故魏諸公子也。其兄魏咎、一故魏時封為寧陵君。二秦滅魏、遷咎為家人。陳勝之起王也、三咎往從之。陳王使魏人周市徇魏地、魏地已下、欲相與立周市為魏王。周市曰。「天下昬亂、忠臣乃見。四今天下共畔秦、其義必立魏王後乃可。」齊、趙使車各五十乘、立周市為魏王。市辭不受、迎魏咎於陳。五反、陳王乃遣立咎為魏王。五
一索隱。案。彭越傳云「魏豹、魏王咎從弟、眞魏後也」。
二索隱。案。晉灼云「寧陵、梁國縣也、卽今寧陵是」。
三正義。王、於放反。
四索隱。老子曰「國家昏亂有忠臣」、此取以為說也。
五集解。徐廣曰。「元年十二月也。」
章邯已破陳王、乃進兵擊魏王於臨濟。一魏王乃使周市出請救於齊、楚。齊、楚遣項它、田巴二將兵隨市救魏。章邯遂擊破殺周市等軍、圍臨濟。咎為其民約降。約定、咎自燒殺。
一正義。故城在淄州高苑縣北二里、本漢縣。
二索隱。案。項它、楚將。田巴、齊將也。正義。它、徒多反。
魏豹亡走楚。一楚懷王予魏豹數千人、複徇魏地。項羽已破秦、降章邯。豹下魏二十餘城、立豹為魏王。豹引精兵從項羽入關。漢元年、項羽封諸侯、欲有梁地、乃徙魏王豹於河東、都平陽、二為西魏王。
一集解。徐廣曰。「二年六月。」
二正義。今晉州。
漢王還定三秦、渡臨晉、一魏王豹以國屬焉、遂從擊楚於彭城。漢敗、還至滎陽、豹請歸視親病、至國、卽絕河津畔漢。漢王聞魏豹反、方東憂楚、未及擊、謂酈生曰。「緩頰往說魏豹、能下之、吾以萬戶封若。」酈生說豹。豹謝曰。「人生一世閒、如白駒過隙耳。二今漢王慢而侮人、罵詈諸侯羣臣如罵奴耳、非有上下禮節也、吾不忍復見也。」於是漢王遣韓信擊虜豹於河東、三傳詣滎陽、以豹國為郡。四漢王令豹守滎陽。楚圍之急、周苛遂殺魏豹。
一正義。臨晉在同州朝邑縣界。
二索隱。莊子云「無異騏驥之馳過隙」、則謂馬也。小顏云「白駒謂日影也。隙、壁隙也」。以言速疾、若日影過壁隙也。
三集解。徐廣曰。「二年九月也。」
四集解。高祖本紀曰。「置三郡、河東、太原、上黨。」
彭越者、昌邑人也、一字仲。常漁鉅野澤中、為羣盜。陳勝、項梁之起、少年或謂越曰。「諸豪桀相立畔秦、仲可以來、亦效之。」彭越曰。「兩龍方鬭、且待之。」
一正義。漢武更山陽為昌邑國、有梁丘鄕。梁兵故城在曹州城武縣東北三十三里。
居歲餘、澤閒少年相聚百餘人、往從彭越、曰。「請仲為長。」越謝曰。「臣不願與諸君。」少年彊請、乃許。與期旦日日出一會、後期者斬。旦日日出、十餘人後、後者至日中。於是越謝曰。「臣老、諸君強以為長。今期而多後、不可盡誅、誅最後者一人。」令校長斬之。皆笑曰。「何至是。請後不敢。」於是越乃引一人斬之、設壇祭、乃令徒屬。徒屬皆大驚、畏越、莫敢仰視。乃行略地、收諸侯散卒、得千餘人。
一索隱。旦日謂明日之朝日出時也。
沛公之從碭北一擊昌邑、彭越助之。昌邑未下、沛公引兵西。彭越亦將其衆居鉅野中、收魏散卒。項籍入關、王諸侯、還歸、彭越衆萬餘人毋所屬。漢元年秋、齊王田榮畔項王、漢乃使人賜彭越將軍印、使下濟陰以擊楚。楚命蕭公角二將兵擊越、越大破楚軍。漢王二年春、與魏王豹及諸侯東擊楚、彭越將其兵三萬餘人歸漢於外黃。漢王曰。「彭將軍收魏地得十餘城、欲急立魏後。今西魏王豹亦魏王咎從弟也、眞魏後。」乃拜彭越為魏相國、擅將其兵、三略定梁地。
一正義。碭音徒郎反。宋州碭山縣。
二正義。蕭縣令。楚縣令稱公。角、名。
三索隱。擅猶專也。
漢王之敗彭城解而西也、彭越皆復亡其所下城、獨將其兵北居河上。一漢王三年、彭越常往來為漢游兵、擊楚、絕其後糧於梁地。漢四年冬、項王與漢王相距滎陽、彭越攻下睢陽、外黃十七城二。項王聞之、乃使曹咎守成皋、三自東收彭越所下城邑、皆復為楚。四越將其兵北走穀城。五漢五年秋、項王之南走陽夏、六彭越復下昌邑旁二十餘城、得穀十餘萬斛、以給漢王食。
一正義。滑州河上。
二正義。睢陽、宋州宋城也。外黃在汴州雍丘縣東。
三正義。河南府泛水是。
四正義。為、於偽反。
五正義。在齊州東阿縣東二十六里是。
六正義。夏、古雅反。陳州太康縣也。
漢王敗、使使召彭越幷力擊楚。越曰。「魏地初定、尚畏楚、未可去。」漢王追楚、為項籍所敗固陵。一乃謂留侯曰。「諸侯兵不從、為之柰何。」留侯曰。「齊王信之立、非君王之意、信亦不自堅。彭越本定梁地、功多、始君王以魏豹故、拜彭越為魏相國。今豹死毋後、且越亦欲王、而君王不蚤定。與此兩國約。卽勝楚、睢陽以北至穀城、二皆以王彭相國。從陳以東傅海、三與齊王信。齊王信家在楚、此其意欲複得故邑。君王能出捐此地許二人、二人今可致。卽不能、事未可知也。」於是漢王乃發使使彭越、如留侯策。使者至、彭越乃悉引兵會垓下、四遂破楚。(五年)項籍已死。春、立彭越為梁王、都定陶。五
一正義。固陵、地名、在陳州宛丘縣西北三十二里。
二正義。從宋州已北至鄆州以西、曹、濮、汴、滑並與彭越。
三集解。傅音附。索隱。傅音附。正義。從陳、潁州北以東、亳、泗、徐、淮北之地、東至海、幷淮南、淮陰之邑、盡與韓信。韓信又先有故齊舊地。
四正義。在亳州也。
五正義。曹州。
六年、朝陳。九年、十年、皆來朝長安。
十年秋、陳豨反代地、高帝自往擊、至邯鄲、徵兵梁王。梁王稱病、使將將兵詣邯鄲。高帝怒、使人讓梁王。梁王恐、欲自往謝。其將扈輒曰。「王始不往、見讓而往、往則為禽矣。不如遂發兵反。」梁王不聽、稱病。梁王怒其太僕、欲斬之。太僕亡走漢、告梁王與扈輒謀反。於是上使使掩梁王、梁王不覺、捕梁王、囚之雒陽。有司治反形己具、一孫守真按。形狀、同義複詞。單字想複詞。請論如法。上赦以為庶人、傳處蜀靑衣。二西至鄭、三逢呂后從長安來、欲之雒陽、道見彭王。彭王為呂后泣涕、自言無罪、願處故昌邑。呂后許諾、與俱東至雒陽。呂后白上曰。「彭王壯士、今徙之蜀、此自遺患、四不如遂誅之。妾謹與俱來。」於是呂后乃令其舍人告彭越復謀反。廷尉王恬開奏請族之。上乃可、遂夷越宗族、國除。
一集解。張晏曰。「扈輒勸越反、不聽、而云『反形已見』、有司非也。」瓚曰。「扈輒勸越反、而越不誅輒、是反形已具。」
二集解。文穎曰。「靑衣、縣名、在蜀。」瓚曰。「今漢嘉是也。」索隱。蘇林曰。「縣名、今為臨邛。」瓚曰。「今漢嘉是也。」
三索隱。地理地鄭屬京兆。正義。華州。
四正義。上唯季反。
太史公曰。魏豹、彭越雖故賤、然已席卷千里、一南面稱孤、喋血二乘勝日有聞矣。懷畔逆之意、及敗、不死而虜囚、身被刑戮、何哉。中材已上且羞其行、況王者乎。彼無異故、智略絕人、獨患無身耳。孫守真按。無身、若言時不我與、抽不了身、分身乏術者、單字想複詞。無晉身之階機、一展長才的機會也。獨患無身、猶呂后之憂也。有身、其必躩然反已。得攝尺寸之柄、其雲蒸龍變、欲有所會其度、以故幽囚而不辭云。
一正義。言魏地闊千里、如席卷舒。
二集解。徐廣曰。「喋、一作『唼』。韓傳亦有『喋血』語也。」索隱。音牒。喋猶踐也。殺敵踐血而行、孝文紀「喋血京師」是也。
索隱述贊。魏咎兄弟、因時而王。豹後屬楚、其國遂亡。仲起昌邑、歸漢外黃。往來聲援、再續軍糧。徵兵不往、葅醢何傷。